第375章 往日依依今日否(1 / 2)

明扬天下 何昊远 1630 字 23天前

******

董小宛穿着天水碧丝绣宫装,外罩云霞五彩帔肩,同心髻上插一支简洁的碧玺雕花簪,婉婉婷婷的身段象春半杨柳般柔美,配上她那不带一丝烟火的容颜,便是人间最美的一道风景。

前来大报恩寺上香的男女,都忍不住多看她两眼。董小宛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上完香后,便拉着巧儿要回家。

“姐姐,再玩一会儿嘛,咱们去琉璃塔瞧瞧好吗?”巧儿依依不舍地央求着。

报恩寺建于永乐年间,是金陵最大的寺庙之一,每天香客如织。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还有一座两百多尺的琉璃塔,高耸入云,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这么好玩的地方,巧儿眼巴巴地跟来,就是想好好逛逛,董小宛上完香就要回去,她自是不依。

董小宛见她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不由得心软下来,陪着她在寺里赏玩了许久,还在寺里用了些斋饭,天过午时才出报恩寺,由聚宝门回城。

巧儿有玩得累了,一上轿子就昏昏欲睡,董小宛搂着她,掀起一角轿帘观看街边的景致。

从聚宝门向北,过了秦淮河是南门大街,再到花市大街,这一带向来就金陵最繁华的地段,豪富聚集,权贵如云,著名的长干里、乌衣巷,都分布在这附近。

秦军攻取金陵城时,只有宫城被焚毁,城中其它地方安然无恙。整个城市场很快就恢复了它无比繁华的面貌。

放眼望去,飞檐碧瓦,鳞次栉比的楼阁沐浴在秋天的阳光下,大街用平整的青石板铺成,两侧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店铺。“绸绒老店”、“京式小侗”、“内廓乐贤堂名书发兑”、“网巾发客”、“东西两洋货物俱全”、“画脂杭粉名香官皂”、“万兴酒楼”、“淮仙院”等等,一块块招牌酒旗让人目不暇接;

街道上人流如织,宝马香车,肩辇华轿,贩夫走卒,熙来攘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麇集在官廊内,高旨叫卖,讨价还价;

门前挂着灯笼、供着时鲜花朵的茶社里,座无虚席,生意兴隆;酒楼上人声鼎沸,笙歌盈耳。随风飘散着怡人的艳笑和酒肴诱人的浓香……

这一切,和还处在战乱之中的其他地方相比,就象是仙境一般。

街边一个粮铺里,有客人在询问粮价,店里的伙计高声作答,从他们的对答中,董小宛听到米价是一两五钱银子一石。玉米四钱银子一石。

本来两手不沾阳春水的董小宛对这些柴米油盐的价格是没什么概念的,只是那次随秦牧往返长沙与赣州,一路上她帮着磨墨铺纸,薰香侍茶,当时秦牧正在大力推广新粮,同时还下令许英杰从江南大量购粮,由此董小宛也对各地的粮价有了一些了解。

她记得那时江南的粮价高达三两六钱银子一石,这么算来,如今的粮价降下了一半还多。

董小婉对这些经济之事懂得不多,但至少她清楚一点。粮价低了,就会少一些人挨饿。

轿子到花市大街中段时,她听到街边密密麻麻的民众在高声议论着什么抄家的事,接着听到东侧的横街传来阵阵的哭声,连睡得正香的巧儿也被惊醒了。

巧儿着朦胧的睡眼问道:“董姐姐。谁在哭呢?咦,好象很多人在哭......”

“我也不知道,好象是谁家犯事被抄家了。”

巧儿好奇地掀开帘子,向横街望去,但见人头耸动,街道中间有上百人被绳子串绑着,由两队士兵押着行来,个个悲声哭泣着。但街边的百姓不但没有怜悯,许多人还大声叫骂。

“看啊,快看啊!这就是钱走狗家的人。”

“活该,卖国贼,大汉奸。”

“看那钱孙爱,前些天还仗着鞑子的势,横行霸道,我家隔避的王老七避让得慢点,竟被他打折了腿,好啊,你也有今天,老天开眼啊!”

“钱谦益那个卖国贼,活该断子绝孙.......”

街边观看的百姓不但叫骂不绝,还往人犯身上乱砸菜头破烂,若不是两排士兵挡着,恐怕还有人冲进去拳打脚踢。

“应天府拿人犯,让开,赶紧让开!”前头几个负责开路的衙役拿着水火棍大喝着。

董小宛的轿子刚好行到横街口,她行事低调,轿子普普通通,负责护卫的叶寒几个人也都穿着便装,负责开路的衙役只道是普通人家的轿子,提着水火棍上来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