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大家见到这“小温侯”总是一幅半死不活的样子,说话做事慢条斯理的,大家便改叫他“小瘟侯”。
再后来,大家叫“小瘟侯”依然不尽兴,再次修改了给他修改了雅号,叫作“小瘟猴”。
有时,为了简洁,他也被叫作“猴”。
从温玉龙的雅号演变来看,语言文字的魅力,果然无穷。
一行四人,有说有笑,只管往襄阳最热闹的地方去。
襄阳是鄂北重镇,自古繁华,加之当年蒙古军南下时,吕文焕坚守襄阳六年,但宋庭被贾似道把持,朝廷不派救兵,吕文焕粮尽,无奈投降。
吕文焕的投降,使宋室失去了北方屏障,从此蒙古军长驱直入,江南花花世界很快便变成了蒙古人的天下。
不过,由于吕文焕的投降,使襄阳免遭屠城,元气未伤。
所以,襄阳人口众多,商贾往来,络绎不绝,红男绿女,来来往往,是一个繁华的所在。
四人逛了半晌,便在一个酒肆找了个靠窗的桌,让小二拿来一坛当地的烈酒“隆中醉”,慢慢地品尝。
“好好的隆中对,被酒家搞成了隆中醉,还说诸葛先生当年喝的便是这酒,可是谁信?这些卖酒的可真能扯。”
百里濯缨饮了一口,慢慢说道。
“不过这酒不错,只是这酒如此浓烈,合当壮士来饮,诸葛先生这样的儒士若是饮了,岂不醉死?”
小瘟猴听了,举杯浅浅地饮了一口,“百里兄言之有理,这般烈酒,合当让我这般人来饮,方显豪气纵横啊!”
胖子端起面前的酒杯,把杯中酒一口喝光,然后把杯子倒过来。
“瘟侯,你那若是豪饮,洒家这般,算是哪样?”
小瘟猴慢慢把玩酒杯,微微摇头,道,“算是——牛饮!”
不过话说回来,这酒虽烈,却非常香洌,在这草枯叶落的季节,两杯酒下肚,自由一股暖意自怀中升起,那感觉,仿佛来到天高叶黄的塞北,拔刀四顾茫茫然顿生一股英雄豪情。
下酒的是红烧鲈鱼。
汉水清澈,汉水中产的鲈鱼味道鲜美,是当地人最爱的下酒菜。外地人来此小酌,小二也会推荐红烧鲈鱼。
百里濯缨四人吃着鲈鱼,饮着“隆中醉”,看着窗外的红男绿女,甚感惬意。
便在这时,楼梯上“蹬蹬”响起,两个人走了上来,在百里濯缨他们身后的一张桌子上坐下。
“小二,来一条两斤的鲈鱼,在沽半斤好酒。”一个女人的声音从百里濯缨身后传来。
百里濯缨听了那声音,忽然一震,手中酒杯跌落下来,在地上摔得粉碎,杯中酒洒了一地。
“怎么啦?”胖子本来正在狼吞虎咽,听到杯子碎裂的声音,吃了一惊,停下筷子,看着百里濯缨问道。
小瘟侯也放下酒杯,不解地看着百里濯缨。
只有楚映雪没有说话,他已经侧过头去,看向说话的那个女人。
因为,听到那说话声心中震动的,不仅仅是百里濯缨,还有楚映雪。
那声音清脆婉转,说不出的好听,有几分象已经死去数月的司马秀璎!
楚映雪心中砰砰直跳,看了那说话的女人之后,随即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那女人虽然声音宛转动听,但生着一张大脸,脸色发黄,额头斑斑点点尽是雀斑。
再看她的身材粗阔,大手粗腰,只怕有两个司马秀璎也不止!
再说,她的声音虽然和司马秀璎有几分相似,但说的是当地的土话,带着些北方的口音,而司马秀璎是湘江两岸的口音,温软清脆。
楚映雪看了百里濯缨一言,轻轻地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师弟,别想了,她已经…离开我们了,不会再出现啦!你忘了,咱们亲手掩埋的…”
只是,对楚映雪来说,这事再清楚不过,对百里濯缨来说,却没有这么简单。
百里濯缨的记忆中已经没有了司马秀璎这个人,只是这个声音曾经让他魂绕梦萦,数月后忽然听到这个声音,依然感觉无比亲切,仿佛阔别多年的故人重逢,热泪就要涌上眼眶。
然而,在他的心中,浓雾重重,遮云蔽日。
那个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声音唤醒他,拨开那些沉沉雾气,让事情的本来面目露出来!
他的心情激荡,左手扶着桌子缓缓地站了起来。
胖子看他脸色怪异,赶紧跟着站起来,扶着他的肩膀,大声问道,“百里濯缨,你怎么了?”
百里濯缨嘴唇翕动,眼睛盯着胖子的脸。
仿佛那浓重的雾气正在他的内心深处翻腾。
是的,驱散那些沉沉的雾霭,所有的记忆都会浮现出来!一个声音在内心深处对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