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海上风波1(1 / 2)

定河图 楚遗舟 1683 字 3天前

百里濯缨自己都奇怪,从什么时间,自己变得如此沉静了?

明月东升西落。

天亮之后,百里濯缨牵着白兔下了“天尽头”,找了个人家,给了主人一锭银子,随便找些吃的充饥,然后倒头便睡。

天黑后他再次登上天尽头。

如此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终于,他没有等到秀璎,也没有打听到秀璎的消息。

百里濯缨忽然又想起了莫小稚和小雅两姐妹。

按照莫小稚的说法,她们姐妹的家,应给在这海上的某个叫做“蓬莱”的岛上,反正此时到到了东海之滨,不如出海去拜访一下,或许她们有秀璎的消息也未可知。

虽然明知有些自欺欺人,他依然向渔民打听了到“蓬莱”的方向,原来,此“蓬莱”是自天尽头往东的大海深处一个岛屿,虽然离大陆比较遥远,但那些常常到深海打鱼的人却也知道。

百里濯缨打听清楚之后,托寄居的那家人家的主人岳老七,联系了一艘出海打鱼的船,这艘船能把他捎到蓬莱岛。

他留下一封书信给寄居的那个人家,让他们帮忙,如果遇到秀璎前来,就把书信转交,然后他牵着白兔,怅然而去。

在天尽头下的那个渔港,有一艘大船正在准备出海,百里濯缨已经和人说好,要搭乘他们的船前往蓬莱。

百里濯缨到达的时候,依然吃了一惊。

他见过渔港中的渔船,确实比江河中的船大多了,但如这一艘船这么大的,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那船停在渔港中,桅杆高高矗立着,船身庞大,和它相比,周围那些渔船就仿佛是他的儿孙一般。

百里濯缨哪里知道,在大元时代,大食等国的远洋航行逐渐衰落,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只,几乎都是大元建造的四桅远洋海船,大元在航海船舶方面雄踞周围列国之首位,建造的大船的性能远远优越于其它国家建造的船只。

船老大已经站在船头等待多时了,此时早就有些不耐烦了,见百里濯缨牵着马过来,便喝道,“要搭船的那厮,为何如此磨磨蹭蹭?莫非要我这许多人等你一人不成?”

百里濯缨也不和他争辩,径直上了船,冲着那船老大陪了个笑脸。

那船老大黑着脸不理,大声吆喝起锚出海。

百里濯缨暗自感叹,真是没有见过世面,这般大船,居然是渔船,自己如果告诉胖子和楚映雪,估计他们都不会信.

想想那些江河中的船,和这海上的船相比,真是相差太远。

百里濯缨站在甲板上,见自己乘坐的这远海渔船,有五六丈之长,宽度也有两丈多,在众多渔船中,算是庞然大物了。从甲板往下看去,那些小渔船都在脚下,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他思索间,那大船已经离开岸边,缓缓往大海驶去。

见百里濯缨吃惊,一个叫作勇子的水手走到他身边。

“内陆来的?”

百里濯缨点点头。

“内陆来的人一般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不过我告诉你,比这船大的多了去了。”

百里濯缨吃惊地道,“我以为这已经是最大的了……”

勇子笑了,道,“这可不算大!想当年世祖皇帝于至元七年下令造战船五千余艘,操练水军七万人。过了三年,又下令增练水师五六万人,再造战船三千多艘,仅这两次就造了战船超过了八千艘。”

“大元水师往往为一个战役就能一举建造几千艘战船。此外还有大量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勇子看着远处飞翔的海鸥,悠然道,“这是我爷爷告诉我的,到现今,这造成的工艺更加复杂,船也越造越大啦。”

百里濯缨点点头。

(ps: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原黄河入海口处,今江苏宿迁县以南70公里处,见到“有属于大汗之船舶逾15000艘,盖于必要时运输军队赴印度诸岛者也,缘此地距海仅有一日程”。

至元二十二年,为在济州河运粮,一次建造粮船达3000艘。元朝还在江海水陆要地设水驿站424处,共有邮递专用船5921艘。这些都充分说明元朝造船能力之强。

海边渔业发达,有以捕鱼为业者为到远海捕鱼而建造较大的渔船,只是会太多而已。)

那些渔民一个个光着膀子,露出黝黑粗壮的胳膊,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开着些粗鄙的玩笑,不时有人拿眼睛斜着眼看百里濯缨,拿眼神中也满是不屑。

“这就是岳老七让捎带的人?怎么看着像个相公啊,这细皮嫩肉的,切切,莫被晒化了……”

“张黑子你别瞎说,人家还带着剑呢!”